涵江區(qū)歷史建筑測繪建檔編制保護圖則項目成果通過評審
- 分類:行業(yè)資訊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(fā)布時間:2022-01-18 09:42
- 訪問量:
涵江區(qū)歷史建筑測繪建檔編制保護圖則項目成果通過評審
- 分類:行業(yè)資訊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(fā)布時間:2022-01-18 09:42
- 訪問量:
我司受莆田市涵江區(qū)歷史建筑風貌保護中心委托,承擔涵江區(qū)歷史建筑測繪建檔、編制保護圖則的工作。
我司于6月中旬投入人員力量進行歷史建筑測繪建檔、編制保護圖則項目(第一批),9月中旬完成歷史建筑測繪建檔、編制保護圖則項目(第一批)全部成果,并于于10月中旬將項目成果提交涵江區(qū)歷史建筑風貌保護中心。
涵江區(qū)歷史悠久,其建筑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,尤其在晚清至建國初期,因為涵江特殊的地緣文化和僑胞,涌現了諸多包含西洋特色的建筑,對歷史建筑進行測繪建檔、編制保護圖則不僅有助于對歷史建筑進行進一步評估和保護,了解其建筑特色,并在今后加以利用;也有助于我們了解那時的歷史。
為更好地完成該項工作,我司不僅投入十余人的專業(yè)技術團隊,更是使用當下先進的技術設備和手段,例如三維激光掃描儀(徠卡RTC360),無人機(大疆精靈4RTK)等,輔以高清相機拍攝的照片,在外業(yè)數據采集階段即全方位采集了建筑當下的現狀。在內業(yè)數據處理階段,利用cyclone軟件對激光點云數據進行配準、存儲、去噪、抽稀和色彩賦值處理,客觀反應測繪對象材質,并與影像無縫銜接;利用三維切片技術進行點云切片,通過將切片數據導入天正軟件精確(成果精度達到毫米級)繪制歷史建筑的平面圖、立面圖、剖面圖;利用CC軟件對無人機航攝正射影像進行影像數據處理,利用PTGui和Photoshop軟件進行無人機航攝全景的處理,內業(yè)也盡量做到全方位展示建設的特性,形成完整的歷史建筑存檔文件。先外業(yè)實物測量、繪制草圖和拍照記錄等方法獲取相關數據,再內業(yè)進行圖形編繪、資料整理工作,做到一處一檔案。
2022年1月13日,莆田市涵江區(qū)歷史建筑風貌保護中心組織專家對項目成果進行驗收。專家組聽取了項目成果匯報,審閱相關材料,經過質詢和討論,認為項目成果達到了歷史建筑建檔和編制圖則的要求,準確反映了歷史建筑的現狀情況,實現了保護性建筑數字化的目標,項目成果資料可以用于歷史建筑保護,對延續(xù)城市文脈,提高城市功能品質,具有重要意義,全體專家一致同意項目成果通過評審。